導語:回國的這份工作實現了我最初的夢想——為祖國的農業現代化,為解決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問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021年4月7日,利用廈門大學百年校慶這個契機,廈門市委市政府將和廈大聯合召開了一場以“南強興鷺”為主題的全球招商大會。據悉這是今年我市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招商對接活動,也是做大做強“校友經濟”的重要舉措。市農業農業局圍繞農業招商引資的內容寫了一個專題報道,我司博士后陳嵩作為廈門市江平生物基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廈門大學2004級生命科學學院校友接受采訪,暢談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以及對農業領域的看法和期待。
1、簡單介紹在廈大求學的經歷,談談這段學習經歷對畢業以后從事工作的幫助。
我2004年從廈門雙十中學高中畢業,考入廈大,成為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本科生。大一大二在當時新建的漳州校區度過,之后回到本部。在校期間,我加入了綠野社團,致力于環保,紅樹林保育。本科論文在鄭海雷老師實驗室完成,他長期研究植物生態學、環境植物學、植物生理生態與分子生物學。
我的本科論文課題做的是大麥去黃化過程中一氧化氮釋放的變化研究。具體說就是當暗處生長的大麥被見到光以后,從大麥中釋放的一氧化氮是如何變化的。一氧化氮是植物的第二信使之一,有重要的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功能。對植物來說,光是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光合作用需要光,與此同時,光也是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信號。農業的生產的基本單位之一就是各種農作物,農作物都是植物。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初衷,是通過了解植物體內的信號轉導、生理活動的機理,為人類提高作物的品質、抗性、產量提供理論依據。通過改良作物來解決農業生產的效率問題。
2008年廈大畢業
通過這段在廈大的學習經歷,讓我了解到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植物光信號轉導。也為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驗經驗的累積,這幫助我在國外留學工作期間,順利完成各種富有挑戰的工作。
完成了本科從廈大畢業后,基于推動中國的農作物改良的這么一個愿望,我就去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進行碩士課程的學習,并有幸在瑞典農業大學進行了短期的科研項目。荷蘭是一個農業大國,是全球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荷蘭和瑞典都是歐洲具有頂尖的植物學、農業相關學科研究的國家。在那里我深入學習了植物分子生物學,也見到了世界先進農業理念、農業技術。碩士畢業后,我更加堅定了深造的決心,于是去到了德國科隆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開展植物光信號轉導研究。博士畢業之后,我繼續在植物光信號轉導領域深耕,去到了瑞士日內瓦大學進行博士后階段的研究,研究紫外光對植物的影響。
2、為什么會選擇農業領域相關的工作?您怎么看待農業對廈門這座城市的作用。
在結束了12年的國外求學工作生涯后,2020年我回到了廈門,加入了廈門市江平生物基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個在農業領域已經深耕多年的高新技術企業。江平公司從2003年創辦至今,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循環發展之路,在尋求農業現代化中碩果累累,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廈門市三高企業,獲得許多榮譽,并于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公司一直致力于農業、林業及園林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和生物基質等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產業技術的研發、生產和應用。目前公司已形成近 80 余種產品,涉及生物有機肥、生物基質及微生物菌劑制造、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現代農業整體解決方案、土壤修復整體解決方案、生態環境修復整體解決方案,共五大板塊業務。廣泛應用于農業、 林業、花卉、果蔬、食用菌、煙草育苗、家庭園藝種植、園林、屋頂及室內立體綠化、裸露坡體生態環境修復、病土、貧瘠土壤改良、沙漠土壤化、海綿城市建設等領域。
加入江平公司算是實現了我最初的夢想。我非常榮幸能夠為祖國的農業現代化,為解決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問題,為解決三農問題,
為鄉村振興計劃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也希望助力江平公司做大做強,使公司成為廈門市農業領域的領頭羊。
中國農業生產在現代化進程上依然處于落后地位,據《中國現代化報告 2012》預計,我國在 2030 年前后有可能完成第一次農業現代化,達到上世紀 60 年代農業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在 2050 年前后達到世界農業中等發達水平,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為此,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綜合生產率、農業集約化程度、農業科技投入比例,使畜牧業和有機農業比例上升,并提高農民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的戰略重點。面對日愈高漲的糧食需求,日趨匱乏的資源,越來越嚴重的環境破壞,我們意識到農業應當是科技應用最廣泛的行業,也應當是朝陽產業、戰略產業,農業要走一條可持續、集約化的綠色發展之路。
與中科院院士趙玉芬(左三)、中科院微生物學家劉志恒(右三)、江平生物首席技術專家方靚(左二)等人合影
廈門本身面積就小,耕地的面積非常有限,在有限的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產是非常有挑戰的。農業是所有其他產業的根本,提供穩定、充足、高質量的農產品,是解決吃的問題,也是解決國家的戰略安全問題。目前根據廈門市的實際情況,現代化、工業化、自動化、科學管理是都市農業必須遵循的方向。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農業發展空間日益縮小,農業發展重點向現代農業、精品農業、設施農業等轉型。廈門應該要在統籌城鄉發展中培育都市現代農業,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和優良農業品種產業,做精做優高科技種苗業,高起點拓展鄉村農業休閑旅游業,發展對臺交流合作密切兩岸往來關系,推進農業產業調整升級,發展“第六產業”。通過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使原本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變身為綜合產業,進一步壯大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大力發展農業休閑旅游產業,提升都市農業發展層次水平。
3、企業接下來還有什么計劃?對廈門鄉村振興有什么期待和寄語?
江平生物總部在廈門,已在西藏、南京、云南、福建南平、漳州、福清、海外荷蘭等地設有9個子(分)公司。今年將在漳浦新建一個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中心,年處理有機固廢10.8萬噸,年產生物有機肥、土壤改良劑3萬噸,項目占地面積約50畝。未來在廈門翔安也有計劃新建一個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中心,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公司還希望在光伏發電結合農業生產方面做一些探索,并擴大原有的設施農業栽培規模。目前公司生產的玉女小番茄供不應求,在元初等高端超市可以購買到。我們的目標是讓土壤重回活力,讓環境更加美好,讓食物更加安全,讓生活更加幸福。
希望未來廈門市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精準施策、真抓實干,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實施村莊建設行動,以更大力度深化農村改革,進一步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激發鄉村全面振興的內在活力,推動鄉村振興質量更高、成色更足,形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農業農村發展新格局,形成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人居環境全面提升,繁榮鄉村文化,創新鄉村治理,聚焦民生事業,提升農民獲得感。